第66章 预言天书现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481更新时间:25/05/29 23:03:48
暮色沉沉,营帐内灯火微弱,勾勒出墙壁上一片摇摇晃晃的影子。孤灯油尽之际,火苗时而倔强地攀爬,时而像感怀着某种疲惫一样颤颤欲灭。我轻掀营帘,脚步轻缓地走了进去,却未曾想到帐中还有人。

李典的身影映入眼帘,他脸上的神情显然带着几分意外,作势站起,拱了拱手道:“陆姑娘,你到这里来,可是找戏先生有事?”

“正是。”我微微颔首,吐出一句答话后,又向帐内迈近几步。不料,就在踱步过去时,灯光的影影绰绰中,我才依稀看到李典面目间的几片淡红淤痕,还有额头隐约的擦伤。尤其那从左颈延伸的一条血痂,仿若利刃的印记般触目惊心。

不知为何,看着他那略显憔悴的样子,我的心中竟像泛起一圈圈涟漪。伸手轻拂过脸颊,话语随着情绪缓缓溢出:“你受伤了?疼吗……”

灯光暖黄,他没有闪避,只是用那平静如水的目光注视着我,目光深处似有话语,却无声流淌。忽然间,打破这份宁静的,是一阵轻微的咳嗽。戏志才在角落的轻声提醒,让李典微微一怔。他撇开目光,抿唇一笑,说道:“陆姑娘既然前来找戏先生,我便不多留了,你们慢慢谈吧。”

说完,他转身走向营帐出口,随着帘布微微摆动,他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我这才惊觉,举止间竟太过失礼,面上不由微热。赶忙转身,对戏志才施了一礼:“戏先生,夜深前来叨扰,还望见谅。”

戏志才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不必虚礼客套,姑娘有事尽管直言便是。”

我踌躇片刻,终是开口:“先生,当初没听从您的忠告,未劝曹公三思,导致他贸然出兵,落得大败……皆是我的过失。”

本想将责任全揽到自己头上,可戏志才只是瞥了我一眼,淡淡说道:“姑娘若是仅为此事而来,老夫恐怕就要请你早些回了。”

他那一双慧眼洞彻世间,直看得我无处遮掩索性也不拐弯抹角,正色道:“先生,不瞒您说,我来是想请您开解曹公,让他摆脱失利的阴霾,重拾斗志。”

他捋了捋胡须,眉头轻蹙,目光深邃中染上了几分难解的犹豫。半晌才叹道:“非老夫不愿出言,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曹公此刻,心灰意冷,只怕一时难以劝回啊。”

“为何?”我忙凑上前,眼中难掩急切,“先生眼光流转天地,非同凡响。只要您开口,曹公必然听从!”

“唉!”他深深叹息,“姑娘有所不知,此一时彼一时。首战失败已让他内心重重打击,还致使鲍信将军痛失手足。如今的他,心绪近乎崩溃,又岂是几言几语能劝得通的?”

这番话犹如重锤,打得我一阵心浮气躁,几乎想向他争辩。然而,理智硬生生刹住了我,我深知——这是曹操,倘若能在乱世之中掀起滔天风浪,他何至于在阴沟里翻船,沉溺不返?正当我犹豫不定之际,却听得戏志才微微念叨了一句:“要说办法,也还是有的……昔日高祖刘邦未尝不也经历过这等至暗之时,但‘斩白蛇’一事却让他拨云见日。”

“斩白蛇?”我喃喃重复,瞬间捕捉了其中的寓意。所谓“蛇斩天命”,不过是一桩流传后世的烟幕罢了。此时假亦真时线模糊,何不借时局编撰一套“命运大戏”唤醒人心?

思绪飞转间,我猛地一拍大腿,“我有主意了!既然刘邦能造‘斩白蛇’,为何我们不来一个‘预言天书’呢?”

“预言天书……”戏志才挑了挑眉,显然对这略显荒诞的想法抱怀疑态度,“说说看,姑娘的计划是什么?”

“您想啊,刘邦的‘斩白蛇’不过是让众人相信他是真命天子。若我们造一篇‘天降预言’,刻在龟壳或石甲上,上书曹操命护汉室匡扶社稷,必能让他的信心和士气都重燃!”

戏志才闻后,缓缓站起身,沉思片刻后轻轻点头:“妙倒是妙,只不过……眼下,哪里去找这样一份‘预言天书’?”

“哎,这就靠我们啦!”我扬起嘴角,笃定道,“留下龟甲铜板之类的载体便行,其余的留给我负责编写内容!”

他盯着我,自信从容的模样似乎打动了他,略一思索便点头道:“妙计妙计!姑娘既有十足把握,老夫拭目以待。”

当即,他拿来笔墨,我提笔而书,将记忆中遥远的《蟾宫曲》誊写出来:

“问世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卦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当最后一个字落笔,我的唇角浮起一丝得意。这不过寥寥数语,却如揭天推地,道尽了数十年后三国格局。只是,我无从预料,这篇“诡计”般的天书,将在未来掀起怎样的波澜——福兮祸兮?历史前行的脚步从未停止,千年前,千年后,命运始终轮回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