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洛阳化灰烬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565更新时间:25/05/29 23:03:48
他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朗声笑了起来:“姑娘,你这性情直率,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不过你可知,这宝剑锋芒毕露固然是好事,可有时候,太过锋利却也容易伤着自己啊……”
这番话听得我满头雾水,没好气地回道:“行,您老就在这寒风里慢慢研究你那宝剑的锋芒锋利吧!我才不奉陪呢!”说完,我转身便要走进帐篷。
他见我要走,突然提高了音调,喊道:“姑娘,你难道真的不想知道眼下的大事吗?”
他这一问让我不由得止住脚步。想起方才见到曹操等人满脸凝重的神色,心中隐隐觉得事有蹊跷,于是缓和语气问道:“自然是想知道的,只怕你看我只是个女子,不愿多说罢了。”
“哈哈,姑娘真是谦虚了,这世间岂不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时?”他轻轻一笑,转身指向西南方,问道:“且看那边远处,可有什么异常之处?”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凝神望去。天空阴暗,似有些不同寻常,但仔细看,却也只见乌云厚重,于是说道:“除了天色阴沉得有些深,好像没什么特别啊。”
“那可不是乌云,”他慢慢答道,“那是滚滚而起的浓烟。”
“浓烟?!”我疑惑道,心中暗暗泛起不安。
他叹了口气,语气深沉:“没错,浓烟。董卓付之一炬,将整个洛阳化为了灰烬。”
“什么?!”我听罢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烧几间房子警示一下也就罢了,他竟胆大包天到把整个都城都烧了!而且这可是天子脚下的洛阳啊!董卓如此荒唐妄为,他家里人知道吗?
“南北二宫,繁华金市,全都付之一炬,一丝不留。”他说着,目光微微垂下,仿佛在感叹一场盛世的终结。我听着他沉重的语气,心绪复杂难平。一个传承百六十多年的王朝盛世,终究还是被这一把大火烧得荡然无存。这场火焰,不止吞噬了城池楼阁,也彻底焚灭了满朝文武力挽狂澜的希望,更烧断了万千百姓关于安居太平的美梦。
震撼之余,我忍不住追问道:“为何好端端的他要毁掉洛阳?”
“六路诸侯大军汇聚一处,声势惊天动地。董卓自知无力应对,才慌乱撤离,将满朝文武一并迁往长安。”他缓缓说道。
“那为何不趁他逃亡途中予以穷追猛打?如此天赐良机,岂不正好一举歼灭他吗?”我急得快上前一步。
他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无奈:“此事复杂难解,短时间实在难以向姑娘说清。不过,在下倒确实有一事想拜托姑娘。”
“咦?就您这向来自信通天的戏志才还会用得上我?说来听听,只要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我应你便是!”我一边说着,一边暗暗腹诽这人之前那副高傲模样,心中还有些不服气。
谁知他神情一整,认真说道:“姑娘,若是一两日内曹将军要出兵讨董,还请你务必拦住他!”
“拦住?”我听得更加云里雾里,“难不成各路人马千辛万苦聚集于此,不就是为了讨伐董贼吗?您这是唱的哪一出?”
“其中缘由,姑娘暂不需细问。老夫只求你答应便好。”他语气坚决,看着他饱经风霜的脸,我竟一时有些心软。但转念一想,他向来目中无人,又何曾真心尊重过我这“后生”,偏让我来挡下这“棘手”之事,未免太可笑了。于是我随口敷衍几句,也便撇下他回了帐。
午时时分,曹操回到了帐篷,随行的还有夏侯惇。我躲在帐内,见曹操满脸阴云。一入帐,他便将披风重重甩在案上,接着一拳砸在案台之上,怒气冲天地吼道:“一群鼠辈不足与谋!看看这诸侯们,个个心怀鬼胎,当此危急时刻,却依然犹豫不前,迟迟不愿西进,简直气煞我也!”怒未平,他一把抓起案上的竹简重重掼在地上。
夏侯惇连忙附和:“谁说不是呢?早知道会这么窝囊,还不如当初随许攸去了河内!”
曹操闻言目光一沉,头皮似欲冒烟:“其他人拖拖拉拉,我尚且忍了。可那张孟卓为何也如此模棱两可?竟连一句明话都不肯同我说!”
“大哥,不若我们干脆去河内吧!既能助袁绍攻下孟津,也许还可将董卓一网打尽!”夏侯惇眯眼低声提议。
曹操听罢这才稍稍平复怒意,叹了一口气:“哎……当年我败走青州,孟卓却收留我全家,后来又帮我筹军买马,如今关键时刻便弃他而去,岂非太过薄情寡义?”
夏侯惇却嘀咕道:“如今这局势,兄长心肠恐怕太软了!此一时彼一时……”
“够了!”曹操挥手挡住夏侯惇未竟之语,闭上了眼睛,“这件事,容我再三思量吧……”
正此时,帐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曹操与夏侯惇同时起身疾步外出,我也赶紧跟随。出了帐,只见鲍信正同一名身披盔甲的将士争执不休,吵得面红耳赤,眼看就要大打出手。其他人非但不劝解,还像在看好戏一般围观。我心底一阵酸楚——六路诸侯会盟,兵马近十万,此刻却窝里斗得不可开交,真是令人寒心。果然,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就怕猪一般的队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