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婴啼寒夜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481更新时间:25/05/29 23:03:48
烛火摇曳,曹操泪光微闪,声音沙哑地诉说道:“激战之后,我见屋内火光冲天,再细看那些乱兵,竟不过是一群山野草莽,非是朝廷官军。是啊,我竟为这贪图财物之念,毁了无辜的性命……”他的苦笑透着无法掩饰的痛楚与悔恨。
我闻言仿佛被雷电击中,全身力气瞬间被抽空,瘫坐在床畔,喃喃低语:“竟然……并非少侠背叛,反倒是我们受人庇护,却害了恩人……”这认知如同利刃刺入我的心房,让我难以直视现实。
曹操看着我,自责写满眉目,他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膀,语气满是安慰:“小姐,勿要太过悲伤。这错若需一人背负,那便由我曹孟德独揽即可。你我都不过是时局牺牲者罢了。若说自责,这满手鲜血,又岂是你的过?”
他抬头望向那支明灭不定的烛火,眼中浮现出更深的阴郁,“我本初离洛阳,独身一人逃命。未料今日,却错走歧途,染尽无辜人的血……真是可笑,命运竟如此玩弄于人。”
他的低笑声中透着无法言表的苍凉,那苦涩的音调似乎更深深刺痛我的灵魂。他以这样的方式掩盖自己的伤痛,只是怕我再深陷愧疚中。
“既然为错已是既成事实,那再追究也无济于事。”我低声说道,竭力安抚他的愤懑与懊恼,“将军,这无辜的孩子还需人抚养,请务必不要被罪责与悔恨于心左右。”
曹操闻言,幽幽地吐出一口长气,随即从容站起身来。他目光落在摇摇晃晃的烛光上,低语道:“是啊……一切纷争,终有我一人背负便是。纵天下人对我颂恶咒骂,也不该沾染旁人的平静。”字字如刀,在这个充满寒意的夜晚,落在耳间。
命运何其嘲弄,好似经年之后,竟能将这般矛盾的话语镌刻在旋回的时光中,成了千古流传的金玉良言。只是这言语下的自责与痛苦,又有几人可以窥见端倪?
夜风悄然掠过,冷寂的气息将四周覆盖。然而,就在这时,突如其来的火光自窗外窜入我眼中,伴随着远处隐约传来的急促马蹄声和人声呼喊。凛冽的冬夜中,那接连响起的呼唤划破沉静——
“婵儿!婵儿!”
我怔住了,耳中的声音何其熟悉,又极为清晰。这一瞬,我心底被无数情感撞击,未等理智回神,便喜极而泣。
“听着,那是爹爹的声音!”我近乎颤抖地对曹操说道,心中此前的阴郁立刻化作一片晴朗,“必是他寻得援军,不会错!”
曹操点头,眼中同样掩不住激动,“这呼喊,还有那声声急切,怕是元让贤弟也一并赶来了。”他的话刚出口,门外脚步声便响成一片。
烛影摇曳间,大堂之中顿时亮如白昼,只见数十道身影鱼贯而入,火把高举,将众人面容勾勒得清晰可辨。为首之人身材魁梧,络腮胡须如墨,双目如炬,怒意隐现。他手握一柄寒光凛冽的大刀,身后跟随一众家丁随从,不乏精悍之辈,个个面露戒备,将四周打量得一清二楚。
紧随其后的是我的父亲陆老爷,他由碧云搀扶,步履虽缓,却神色坚定。那壮硕男子先是高声喊道:“孟德兄!”随后将大刀递给身边人,快步上前。
曹操立刻迎了上去,与那男子紧紧握手,二人间尽显兄弟情谊。见此景,我于记忆中翻找,便知这“两肋插刀”的豪勇之人,正是与曹操情同手足的夏侯惇——元让无疑。
陆老爷目光环顾四周,最终停驻在我身上。连声询问:“婵儿,你还好吧?”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抖颤。
我迎上前去,强作轻松地回应:“爹爹放心,我毫发无损,还能蹦能跳!”试图安慰,他却一脸严肃:“这等危难关头,你怎如此随意!我可是忧心不已!”
夏侯惇爽朗地笑了两声,说道:“兄长平安无虞,我们也放宽了心。如今曹老太爷安顿妥当,明日即可前往相见。”话音刚落,婴儿的一声啼哭突然打破了众人的议论。那嘹亮的哭声,在寂静的夜里分外突兀。
陆老爷皱眉,侧耳辨认,“这哭声是怎么回事?哪里来的?”
夏侯惇也狐疑地环视四周,试探地问:“孟德兄,你们带了个婴孩不成?”
曹操深邃的眼神中浮现出一抹复杂,他张嘴欲言,却未发一声。
我连忙接过话,解释道:“正是如此。爹想必早听碧云提过,当初我们误入祸中,幸承曹将军相救。然而多番争斗后,那伙恶徒中有女子难产而亡,只这婴孩生存下来。孩子无辜,我们便将他一并带走,本想寄养于旁,岂知路上生变。”
话音刚落,夏侯惇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杀气,“此事万万不可!留他一命,将来知道是谁害了其至亲,他必会怀恨在心,伺机报复。还不如现在便除了,断了后患!”
说罢,他手执大刀,正欲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