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477更新时间:25/05/29 23:03:48
“小姐言重了。您若要离城,秦某怎会加以阻拦?只是这世道坎坷多险,并非太平之境,难免令秦某忧心小姐安危……”那位将军的目光深邃,语气沉缓,话里话外皆夹杂着一丝不舍。
“将军!”听到他终于同意放行,我内心激动得几乎溢于言表,险些脱口欢呼出声。然而,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抚平情绪,毕竟关键时刻,绝不能因大意而前功尽弃。于是,我佯装镇定,目光直视他,语气恳切地说道:“多谢将军关怀,途中所需,我父亲早已妥善安排。待我与叔伯在南阳会合,即刻启程返回洛阳,请将军勿为我担忧。”话音刚落,我特意抬头回望他,眸光中故作深情,随即深吸一口气,祭出了杀手锏。
“我心愿早日回报恩将军之情……如若有幸归来,还请将军允我,为将军配几剂疗伤妙药……”说罢,我羞怯一笑,低垂头颅,仿佛一切情意尽在无言之中。
果不其然,这几句轻声软语再加几分羞涩模样,成功让将军心动。他目光迷离,重重挥手同意我们离城,还不忘嘱咐道路凶险、务必小心之类的句子。我不禁在心中一声叹息——真是铁血亦难挡柔情。我虽只是“假美人”,却也不妨在这场对局中品味片刻胜利的欣喜。
车轮碾过沙砾,疾驰在古道之上,渐行渐远的洛阳,在我身后开始化为一抹淡淡的剪影。夕阳的余晖洒满这片被寒雪覆盖的大地,苍劲的古树在天地间矗立,仿若默默守望的暮年老人,无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人事悲欢。望着远山的轮廓,我脑海中忽然浮现一句飘渺的感慨——这世间,看似辽阔却能在一念之间错失所有;又似狭小,却也能因一次回眸而收获无限。
山风阵阵,拂面而过,如低吟般在耳边呢喃:“洛阳风云恶,洛河水正长;英雄剑倚天,美人泪断肠。”我心生感慨,却无法停歇,只能任由这车轮带着我远离,前往一个未知的方向。
天色逐渐暗沉下来,夜幕缓缓降临。马车的颠簸令人沉思,偶尔掀开帘子眺望,却见沿途散落的村庄已是一片断壁残垣,而地面血迹未干,甚至还零星可见人畜尸体。战火,如一把冰冷的锋刃,刺入这片被命运拨弄的土地,深深撕裂了人们的安宁。
车内的沉默被突如其来的一下急停打破。
“停车作甚?”我被车身一震,蓦地从思绪中惊醒,忍不住掀开车帘,向车夫急问。
“小姐,天色已晚,如今兵荒马乱,夜里赶路实在有些不妥啊。”陈管家步至车前,声音中含着些许无奈,“寻到前方这户人家,虽显简陋,却可借宿一宿,权且避一避风寒。”
寒风扑面,犹如刀刃划过皮肤,冻得人直打哆嗦。我看向父亲,他裹紧衣袍,踌躇片刻后轻轻叹息:“这般冷冽夜路,令人忧虑。且不说受寒伤身,若真遇上不怀好意之徒,岂非雪上加霜?既然如此,这宅居虽简,却也不失为暂时歇息的良图。”
说完,父亲率先踏下马车,我和侍女碧云紧随而去。眼前是一处简陋的三间矮屋,屋内一丝微弱烛光透出,院落中散落几捆柴火,雪迹间隐约几道新鲜的足印,证明这里果然有人居住。只是,这周围荒凉偏僻,除这孤零零的小屋外,再无他物。不知为何,我有些许警觉心生。
陈管家上前轻轻叩门,不久后,一名三十出头的壮汉推门而出。他目光迅速扫过我们,似在评估风险。确认无异后,他客气地点了点头,答应收留我们过夜。于是,我们随他步入寒舍,那是温暖的一瞬,我闻到了木柴燃烧的气息。
这户人家的女主人立刻让两个年幼的孩子退到一旁,端出炭盆取暖,又备了粗茶招待。陆老爷接过茶,热络道谢,并保证不会打扰太久。
女主人露出难掩的拘谨,而那男主人显然干练许多。父亲似乎对这样的家庭背景有所好奇,我却先开口好奇询问缘由:“兄台,这片荒原上,仅见贵府一户,敢问缘何如此孤立?”
男主人闻言,微微犹豫,可最终还是应道:“原本我等在洛阳邻县安家,自董贼起祸,战火波及,焚毁了宅院,掳走了乡邻……家破人亡已司空见惯,我只侥幸负伤逃出,带家人隐于此。世道艰难,人命不如蝼蚁。”
他的语气里,是无法掩饰的悲愤与无奈。
“这等乱世,人命飘摇,祸害苍生。董卓焚都,逆天之行已激起众怒,他所犯罪行终究会遭天谴!”我忍不住坚定说道。压在心里的情绪,也在此刻涌上心头。沿途见闻的苦难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我不仅对乱世愤怒,更对未来无可预测的命运隐隐生惧。若不能在这混乱中找到一个安稳的寄托,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