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城门暗流涌动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484更新时间:25/05/29 23:03:48
寒冬的气息裹挟着丝丝凉意,窗外银装素裹的大地静谧而深邃,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我环顾四周,眼前两本古籍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作为后世医学瑰宝,它们拥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我心中一动,将这两本书轻轻放入随身行囊,打算闲暇时一探奥秘。然而,就在我即将离开书房时,目光却停留在几片散落在桌上的竹简之上。一卷看起来极为特别的书简更引起了我的兴趣,拿起细看,竟是一封书信,而落款赫然写着“南阳仲景”。我大惊失色,难道真是那位东汉医学大家张仲景?

我的震惊尚未散去,耳畔忽传来轻柔的脚步声。转身时,只见碧云正手持一封信,眉头微锁,显然也是心绪复杂。我立刻开口问道:“碧云,信中的这位仲景,你可知道他的来历?”

她抬头凝视着我,带着隐隐的困惑说道:“小姐,您难道忘了吗?曾经您亲口提到过这位仲景,还嘱托我万不可将此事轻易泄露给旁人。”

我愣了一下,随后不由得轻摸额头,苦笑道:“最近脑子总是犯糊涂,自从那次头部的撞击后,记忆支离破碎,好多事情都模糊不清。碧云,你快告诉我,这仲景的故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的急切几乎夺了她的话头。

碧云犹豫片刻,终究无法拒绝我的请求,缓缓开口道:“小姐,这张仲景……他乃医术造诣极高之人,曾官拜长沙太守,但在乱世纷争中毅然弃官,他隐居岭南潜心钻研医术,与您父亲乃世交挚友,同师张伯祖。他近期频繁与您父亲书信往来共同商讨治疗疫病的良策。而此次老爷假借探亲之名,实则也是欲投奔仲景先生,以解岭南瘟疫肆虐之困局。”

听闻此言,我再度将目光移向桌上的竹简。那是一部尚未问世的医学宝典,亦是影响深远的传世之作——《伤寒杂病论》。我的视线流连在这古朴的竹简上,暗自感慨它承载了时代的深刻使命。

“碧云,把这些简牍收好,我们一定要带上。”我坚定下令。这些意义深远的典籍不容有任何闪失,也让我深切感受到肩上使命的重量。

数天后,我伤势逐渐恢复,将日后住在陆府的理由向陆老爷坦诚说明。面对我的请求,他仅露出些许诧异,但并未提出太多异议。他唯一的心愿只是确认他的女儿无碍。至此,我得以继续以陆氏小姐的身份准备启程。

穿越到这个陌生的时代已是第十日,我的心境却在古代的繁华与曲折间渐渐重塑。陆老爷安排妥当家中事务后,将家中仆役解散,还发放银两权作遣散费。我们的队伍由两辆马车组成,前车由我、陆老爷和碧云乘坐,后车则装满行李和粮食,由陈管家与一名家丁负责驾驭。早已打点好的关系让我们只需顺利通过城门,即可逃离洛阳困局,投奔岭南与张仲景汇合。

黄昏渐近,我们终于抵达城门。城市的高墙巍然矗立,城门口人声鼎沸,吏兵正逐一盘查出入者。我掀起车帘,透过缝隙打量着这座古都的缩影以及守卫们严苛的检视。我心叹这些生存于权力争夺中的人,殊不知这种纷争对我来说仅如浮云般无关紧要。然而,我的思绪还未散尽,一阵急促的呵斥声便扰乱了所有的宁静。

“停车!停车!”守卫的喊声夹杂着寒风的呼啸,我心头骤紧,抬眼望向前方。城门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士兵,纷纷持械盘查过往人群。一名穿着华贵铠甲的武士骑着战马高声命令:“奉相国口令,今日务必严查所有进出人等,若有异常之人,一律拿下,不得放行!”

我听闻此言,心头猛地一沉。陆老爷忧声开口:“这般严查,莫非城中又有重大变故,才让董贼这般紧张?”

“会不会是刺杀董卓未遂呢?”我原本随口而出,才觉自己的语调过于轻浮,连忙改口,“莫非是哪位侠士刺杀董贼失败,引得此等风波?”

陆老爷只是叹息没有回应,而我心中不安逐渐蔓延。我们正一步步接近盘查的士兵,焦虑像幽影紧缠心头。我在脑中飞速闪过各种最坏的可能,甚至想象到自己若被逮捕会经历如何惨绝人寰的酷刑。此刻,我只希望能安然无事。

“快,下车!尔等速速下车!”守卫一声怒喝,打破了我的最后一丝侥幸。他手持长刀挑开车帘,寒光晃得人眼眩。

陆老爷忙不迭递上通关文书,恭敬说道:“军爷,我们持有文书,可供查验。”

然而,那武士冷冷扫了一眼,竟直接将文书扔在地上,不屑道:“今日相国口谕在身,所有文书无效,下车检查!”

随着他的喝令,我们的时间也悄然开始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