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太子的索命之威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552更新时间:25/05/29 23:03:46
睿王一路踉跄着回到了睿王府,步伐急促而乱。他刚踏进府门,就瞧见睿王妃迎面走来,一颗心像悬着的弓弦,瞬间断裂。他僵立在地,双唇颤抖着,忽然间嚎啕大哭,泪涟涟如暴雨倾盆,根本不顾形象。
“王爷!”睿王妃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反应吓住了,连忙加快脚步上前,稳住摇摇欲坠的睿王,“出什么事了?早上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这会儿就成了这样!”
睿王满脸惊恐,话也说不完整,“皇兄死了……太子!太子他欺人——欺人太甚!”他抓住睿王妃的手,慌忙推着她往后院走。
走进后院,他犹如脱水的鱼一般瘫在椅子上。睿王妃把茶杯递到他手边,他连喝了两口才稍稍缓过神。睿王一脸愤懑,直盯着睿王妃,说话却像在向自己倾诉,“皇兄不在了,这长幼有序的规矩,总该轮到本王出头吧!可太子他……他简直欺人太甚啊!”
睿王妃垂眸不语,心底掠过一丝无奈。这话虽然没错,可这种看法未免过于天真。长幼尊卑虽然重要,但在皇室庙堂里,中宫嫡子的身份远比长幼的次序更不可撼动。太子殿下靠着这重身份稳稳占据高位,连他那贤名四溢的太子妃也助力不少,这就更让睿王无法匹敌了。
可这些心里的实话,她是绝对不能明说的。
“王爷,”睿王妃轻声劝慰,“好歹伤身,您先静静心吧,当年在曜亲王和端王在位时,咱们不也是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吗?”
“可他们一个病死,一个被赐死……”睿王声音骤然提高,咬牙愤然,满面不甘。
睿王妃微微蹙眉,握住他的手语气柔婉,“王爷,臣妾只求安稳日子便好。就算大皇子和四皇子已仙逝,可皇上不过才四十几岁,身子骨好得很呢。而且现在太子势力正盛,良贵妃膝下又添了个七皇子,指不定日后还能……”她话未说透,可后头的意思却心知肚明——后宫或许还会有新人,恐怕连睿王母妃方妃的日子都难见转机。
睿王闻言,面色骤变,仿佛被雷劈了一般,“新人?那岂不是母妃更没指望了吗!”他的话中满是藏不住的慌乱。
睿王妃垂目,未再多言。方妃这些年来几无存在感,既不得宠,也无助力,哪怕没有新人挤压,怕也是难有起色。她唯一能做的,便是低声劝道:“王爷,睿王府只求一份安稳便好。”
睿王怹然发愣,眼神游离,默然不语。世事变幻莫测,而他只是这风暴中的一粒沙子,自觉安稳,可那份安全感却再也寻不到了。
---
与此同时,燕成行宫内寒意沉沉,无声无息地散发着肃杀与萧索。慕容舒与沈惊云携礼部金碧辉煌的仪仗队,未时便抵达行宫。今日之行,太子亲迎皇后回京,正门大开,仪仗堂皇,彰显皇室威仪。
护卫们早在礼官下令时做好准备,心中却暗暗震惊,毕竟京城新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故,谁能想到再开此门是为了迎皇后归来。
礼官高声喊道:“开正门!” 一声令下,大门吱呀推开,寒冷的风吹入。华丽的空马车泰然驶入,次后便是太子与太子妃的座驾。
秦皇后立在正殿门口,眯着眼看这铺天盖地的皇后仪仗占满了整个院落。稍远处,她那儿子与儿媳已下马车,正携手而来。
数月未见,舒儿依旧沉稳如故,却不再装作“病殃殃”的模样,气色红润,显然已准备逐渐显露真容。沈惊云明艳温柔,眉眼贤慧,看着便讨人喜欢。这样的儿媳,哪有母亲不喜欢的?
慕容舒止步,与秦皇后对视一眼,眸中流光暗涌却不溢于表。旋即,他转头大步朝众人迈去,声音掷地有声:“恭迎母后回宫!”
众人纷纷跪倒,齐声高呼:“恭迎皇后娘娘回宫!”
回音洪亮,层层传递。秦皇后只是微微点头,声音淡然:“回吧。”
她将衣袖里藏着的炼丹药瓶塞好,无多言,一步步登上銮驾。行宫护卫伏地跪送,秦皇后最后看一眼困住她二十载的宫殿,便垂下车帘,不再回眸。
---
酉时一刻,皇后仪仗抵达太和门。皇宫内一片肃穆,前朝仁智殿设有曜慧皇太子的灵堂,而后宫雨花阁则凄然放置端王与齐贵妃的棺木。
仪仗停在坤宁宫前,秦皇后抚袖下车,款款朝雨花阁走去。后宫百官命妇早已齐聚,一眼看去鸦雀无声。众人看着秦皇后从容不迫,每一步都迈得沉稳,却一颗心上下纷乱。
就在众人三步之外,她止住了脚步。不等她开口,已有人反应过来,膝盖一弯,三跪九叩。
秦皇后立于其中,笔直如剑,目光流在众人身上,待他们叩毕最后一次,才淡然抬手,“平身吧。多年未回宫,你们倒是没忘规矩。”
众人立时起身,齐声称谢,“谢皇后娘娘恩典。”
仪式继续,在礼官唱喏声中,众人对着雨花阁中的棺木默哀。秦皇后站在当中,眼圈微红,神情感慨,“逝者已矣,生者自当保重身子。”语气如微风般轻,却深深嵌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