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神秘佛光现身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542更新时间:25/05/29 23:03:46
慕容舒的鹿鸣宴上从未缺过热闹,自然也不乏头脑清明的妙语连珠。沈惊云坐在一侧,看着太子殿下与底下的举人们你来我往,不由得暗暗点头:看来,这场汇聚了新科进士的盛宴,绝不仅仅是吃吃喝喝这般简单。
顾惜瑶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她毕竟身为穿越者,思维与见识远超凡人,提出的主意自是精妙绝伦。例如她目前的目标——推动公学,试图从根本上改变天下教育。这般操纵大局的策略,自然叫人在场的学子们暗暗佩服。
慕容舒细心地察觉到她隐藏的笑意,悄悄握了握她的手,示意稍安勿躁。他沉稳地站起身,扫了眼底下众人神情,终于缓缓开口:“万状元一番话,醍醐灌顶。廖榜眼,你父亲为国子监祭酒,不知对于创办公学一事有何意见?”
廖为听闻此言,心中一颤。显是没想到自己会被太子殿下当众点名,不得不匆匆起身,拱手一礼后说道:“学生以为此提议甚妙。万状元所述点明了寒门学子的艰辛困厄,若能有公学传道授业解惑,自是泽及天下百姓之盛举。”
而慕容舒听罢,放声哈哈大笑。“廖榜眼果然不愧出身书香世家,继承了父祖的心志与学问。”他紧接着看向下首,温声轻笑,“明日,请廖大人与廖太傅同赴宫中,以议创办公学之细则。”
廖为闻言双目一亮,心忖今日宴上的这场盛事,终于将落实为现实。然而他随即又有些迟疑,轻咳一声道:“殿下,这创办公学乃万状元提出之议……”
“万状元另有要务安排。”慕容舒神色自若,摆手示意他无需纠结这般琐事。
万修则见此心中一松,连忙诚恳地朝廖为拱手:“廖兄高义,公学之事还望全心全力以赴。”
廖为见状,颔首应允。此事本便与廖家书香传承不谋而合,若论经验,确然无人可与其家相比。
沈惊云静静观察,只觉这安排分毫不差。状元与榜眼已被安排妥善,殿下的目光随即转向场中第三位,探花秦朗。
秦朗早有准备,当众施展了一番精妙绝伦的剑法,光影交织间,尽显风采,引得不少女子惊叹不已。随后,他坦言自己的志向乃前往兵部,领略武将风骨。不过如此畅快的请求,自不是慕容舒所能拒绝。
至此,场中赵柘早已屏息等待,他胸腔中涌动着不甘与渴望,迫切地想要向殿下展现自己的才华。今日,他可是精心准备了一篇全篇对仗的骈赋,字句珠玑,典故繁复,足以让满堂尽皆瞩目。若殿试之时没有种种意外,他自认状元本应是他的。
可慕容舒的笑意里,分明没有留给他的机会。太子眸光敛去所有饶有兴致,举杯向众人淡然道:“今日,大宴共欢,诸位新科进士未来可期。”
赵柘面色顿时僵硬,他心中百转千回,眼睛死死盯着自己的酒杯,不解为何太子从始至终不肯搭理半点——难道,竟是因他身属曜亲王一派?
蔓延在宴席上的欢声笑语却迅速吞没了他的怨愤,众人齐声应和:“谢太子殿下!”
——
直到夜幕降临,鹿鸣宴才渐渐散去。而另一侧,空山寺里的端王却度过了极其煎熬的一天。他苦坐在文殊菩萨的旁侧,想摆脱心中纠结,可无论是智空法师还是佛像,都无法为他解开那压抑许久的困惑。
待夜色完全浓重,端王拖着僵硬如铁的双腿踱步至寺外。游廊上一片寂静,红灯笼的光辉摇曳其中,却无端唤起他心中某种难以言明的纷扰喘息。
出了寺院,夜色如幽深的幕布将他包围,压迫着他的喘息与孤单。夏夜令人昏沉,星光零落,灯笼的影子消失在台阶尽头。他低着头沉思不安,身旁侍卫默然不语,只恭谨地为他提着灯笼,护送其上马。
马蹄声轻响,却未能掠过厚重得如水的黑暗。端王紧抓缰绳,目光空洞,却陡然发现前方不远处隐隐浮现星星点点的光芒,那微光聚拢,仿佛凝成了一尊迷幻的佛像。
端王心中一震,一阵莫名的敬畏与后怕攫住他的全身,他急促侧首,却发现侍卫竟已悄然离去!
慌乱与孤寂笼罩而来,他几乎跌跌撞撞地翻身下马,目光死死锁定那神秘佛光。他追逐而去,脚步急促,呼吸紊乱,但那佛光缓缓漂移,总是始终保持一段遥不可及的距离,像是在有意嘲弄他的徒劳。
不知跑了多久,端王突然看到眼前浮现一盏硕大的红灯笼,与他白日间在空山寺挂的灯笼竟一模一样。灯笼下方,一道纤影随之现身。
那是一个身披白衣的女子,衣衫轻飘如雪,姿态端雅如仙。她半跏盘坐于半空,手持玉瓶,一指轻掐兰花之形,悠悠俯瞰着茫然的端王。
端王愣住,几乎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见到了佛像所化。他怔怔张口,却听女子柔声如风:“阿弥陀佛,原来是位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