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不是她!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815更新时间:25/05/29 23:03:46
沈惊云目不转睛地盯着刑场,双手紧攥成拳,指节泛白。刽子手高高举着锈迹斑斑的大刀,对准顾惜瑶的脖颈,气氛死寂得让人窒息。伴随一声闷响,大刀悬空而下,那张曾将她一次次拖入睡梦深渊的脸,滚落在地。瞬间,黄土染上鲜血,触目惊心。
她的身体仿佛被塞进冰窟,冷意从足尖蔓延至心底。慕容舒站在旁侧,感受到沈惊云手上的力道越来越紧,忍不住回头查看她的脸色。起初,他以为她只是被眼前血腥的场景吓到了,但很快意识到不对劲:她的身子止不住地颤抖,牙齿咬得格格作响,情绪几乎要失控。
“惊云,你到底怎么了?”他慌忙俯身,语气透着紧张,试图唤回她的意识。
沈惊云全身战栗,连开口都显得困难。那原本应该从内心涌出的恨意,重新攫住了她,仅片刻工夫便如洪流般侵袭,吞噬她的理智。无奈的愤怒压迫了她的喉咙,恨意汹涌而来,几乎令她窒息。慕容舒见状,急忙取了一壶热茶,强行灌入她半阖的唇间。
热茶顺着温度的侵入,略微缓解了她僵硬的喉管。沈惊云断断续续地吐出几个零碎的字:“她……她不是!她不是顾惜瑶啊!”
---
翊坤宫里,灯光透窗洒在红漆雕花门上,流淌出几分暖意。齐贵妃的宫殿与太后所居的寿康宫、皇后久未光临的坤宁宫相比,是整个后宫中最为奢丽的所在。姜太后醉心礼佛,让寿康宫几乎改造成了佛堂;秦皇后多年离宫,坤宁宫则更像一个被遗弃的冷宫。反倒是齐贵妃的翊坤宫,独占后宫的繁华,立场坚如磐石。
齐贵妃的家族在大顺朝昔日赫赫有名,她的祖父甚至曾是皇帝年少时的启蒙老师。那时的齐贵妃,是父亲含在嘴里的宝贝,祖父手心上的明珠,年幼便随家中长辈出入皇宫,与皇上做伴读。年少相识的两人情同意合,先皇也曾动过心要成全这一段佳话。可惜,姜太后与皇上却像铁板一块,死活不同意,哪怕是先皇的旨意,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姜家之女做正妃,而齐贵妃只能屈居侧妃之位。
这一切的根源,来自一条无人敢违抗的皇室铁律。大顺太祖皇帝曾明令,凡承袭帝位者,其皇后必须出自姜家或秦家。这条规矩固若金汤,成为皇室内部最为重要的家法之一。假如当年齐贵妃成为正妃,那么皇上就注定失去如今的帝位。因此,无论情深意切,也压不过利益重重。
虽然皇上最终如愿坐拥朝堂,对齐贵妃始终怀有愧疚。三十年来即便中宫皇后易了两人,也从未冷落过她。这份深宠拉长至今天,近五十的齐贵妃依旧保有几分过分的娇纵,甚至仍然如少女般脾气倔强。她曾因皇上一个轻微的责备而连伤心三日,饭不吃,门不出。皇上软言哄她,她才重新恢复笑颜。
然而这次,对齐贵妃而言,事情远比一声责备严重——她的亲弟弟文远侯被斩首的消息传来,犹如晴天霹雳,不留情地击碎她的骄纵与矜持。更令她心痛到无法喘息的是,这整件事竟是自己儿子慕容曜亲手策划。她憔悴了两日,几乎彻夜难眠,满腹悲愤挥之不去。
即使如此,齐贵妃心里明白,这不算后宫干政,她再怎样悲痛也只是哀叹无助。她当然不敢直接参与朝堂纷争。无奈之下,她只能将曜王慕容曜召到翊坤宫倾诉一场。
翊坤宫内吹着地龙的暖风,舒适得令人不易察觉时间流逝。齐贵妃倚在床榻上,眼睛哭肿如核桃,手里的帕子揉成一团,气愤难平地埋怨:“曜儿,那可是你的舅舅啊!小时候他抱过你,你就这么忍心!”她哽咽着,如同重复誓词一样絮叨不止。
“母妃,您这样只会折腾自己!”慕容曜语带无奈,端起一碗浓黑的安神汤递到她嘴边,耐心劝慰,“事情已经结束,您再伤心,也唤不回过世之人。请喝药吧,好好休息。”
齐贵妃猛然推开他的手,安神汤洒了一地,却仿佛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错:“我不要睡!曜儿,他是你唯一的舅舅!我真的就只有这么一个亲弟弟啊……”
汤泼得太快,几滴溅在慕容曜的手上。他脸色微沉,眼底的怒火像是压抑已久的猛兽,正疯狂冲击牢笼。骤然间,他忍无可忍,冷冷地吼道:“母妃!事已至此,还能改成什么样?您这样一哭二闹,是想让我也去死吗?好啊,那我就去见父皇,告诉他所有的罪行都是儿臣干的,便宜他也砍了我的头!”
这一席话犹如炸雷,令齐贵妃瞬间安静。她甚至忘了继续哭闹,只呆呆盯着慕容曜。见他怒气冲冲转身要走,她慌乱间伸手拉住他的袖摆,急声说道:“曜儿!别!母妃不是这个意思,快回来!”
慕容曜脚步太快,手上的动作扯得齐贵妃一个踉跄倒在地上。宫外的婢子听见响动,立刻跑到门口问询:“娘娘可安好?”
慕容曜心里闪过一丝触动,连忙回头扶起跪坐在地的母妃,冲着门外压声回应:“无事,快退下!”
齐贵妃重新被扶到床榻上,脸上的泪痕消失不了,却又忍不住继续责问:“你不过是要推个替罪羊,为什么非要是你舅舅?母妃真的就只剩这么一个亲弟弟了……”她言辞悲戚不已,情绪一触即发。
慕容曜闭眼压住情绪,心底的烦躁再次跃然而出。他一向觉得母妃虽是娇气百倍,但在前朝后宫的事上却如盲人般混沌不清。若不是父皇格外宠爱,她想必处境早已一塌糊涂。作为儿子,为她周旋以赚孝顺名声稍可忍,但这种戏码日复一日着实令人心烦。
他平复了几口气,目光变得沉稳,无奈地重新开口道:“母妃有所不知,江南那件事……真正动手的,是齐翎表弟钟情的那位顾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