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太子剑指曜王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634更新时间:25/05/29 23:03:46
六公主慕容静,不过十四五岁年纪,端正地坐在生母良妃身旁,小脸上已经有了几分母亲的稳重与端庄。然而,这份平静不过只是表面,宫中的风起云涌,远不是她这个年纪的人能够真正把控的。

良妃,此时正握着一盏温热的香茗,微微掀开茶盏,轻轻嗅了一口,神色中流露出几分悠然自在。一旁压抑的气氛似乎并未影响到她,反倒多了一丝看好戏的趣味。在她那隆起的腹部,孕育着姜太后已然期待许久的皇子,位分自是与众不同。

殿中,慕容舒端坐于下,目光扫过殿内众人。他目光冰冷,像在打量一群泛着尸气的牛鬼蛇神。可最终,他还是收回了眸光,垂下眼帘掩了神情。眼前的热闹,牵起了他心底深藏的感触,他终究还是忍不住想起自己的母后。

那位秦皇后,即便贵为中宫之主,也是父皇明媒正娶的皇后,却依旧被逼离宫至今,杳无音讯。这世上,真如那句话所说,“世间公义,不过镜花水月”。想着这些心事,一阵熟悉的轻咳脱口而出。

这时,佑安帝忽然将目光瞥向他,目中露出几分欣赏:“舒儿,此次赈灾辛苦了!”

听闻此言,慕容舒眼里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冷淡,却恰到好处地作出虚弱模样,又低声咳嗽了两声才缓缓开口:“父皇,这是儿臣的职责,很荣幸能分忧解难。”

佑安帝神色微动,脸上的笑意稍稍淡去,换上了一抹关切:“舒儿,朕见你这身子骨总是咳个不停,可是太过操劳了么?”

慕容舒轻轻摇头,唇边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苦笑。他心中明白,自己这一路的心力交瘁,不是因为水灾河堤,而是眼前这满殿人心诡谲,更胜滚滚江水。不过,这些话,不必表露出来。他只是沉稳地答道:“多谢父皇关心,儿臣并无大碍。”

此刻,四皇子慕容端出声了。他把握着机会,语气肃然,目光却挑衅地瞥了慕容舒一眼:“父皇,我看太子身体实在虚弱得紧,往后这些累人的差事,就还是别交予太子了。儿臣们倒是愿意替您分忧。”

一句话,满含试探与挑衅之意。接着,年纪尚轻的六公主慕容静也顺势接口,装作一脸关切:“是啊,太子哥哥,你这次去江南,一去就是三个月。过去几位哥哥赈灾,可都快多回来。你是不是在那儿病了呀?”

面对兄妹俩的话,慕容舒并未表现出丝毫怒意。他低垂眼眸,唇边勾起一丝浅笑,似漫不经心道:“哪里是生病,只不过,年年因河堤破损而发灾,年年又要偷偷补漏。这回,我嫌麻烦,便索性将江南的河堤都大修了一遍。”

“哦!”慕容静听罢一下子睁大了眼睛,脸上浮现崇拜,“还是太子哥哥厉害!”

此言一出,四周几位皇子的脸色纷纷难堪。这话何尝不是句嘲讽?他们往年都去赈过灾,却从来没人有心思动江南的大动脉——这是直指他们的无能!佑安帝闻言大悦,满眼的赞赏顿时投向了慕容舒:“舒儿这份务实担当,除患去其根,实在让朕欣慰!”

这短短几句话,摧毁了几位皇子的颜面,却扶起了太子的声望。齐贵妃坐不住了,忙笑着岔开话题:“皇上,咱们曜儿也不错呢!上次南苑狩猎,他还猎到一只白虎呢,这等孝心,最是难得!”

方妃见状急忙应和:“是啊!大皇子一向知礼守孝,很是优秀。”

然而这番言辞的吹捧,落在慕容舒眼底,不过是一场拙劣的杂耍。他唇边的笑意不减,抬眸时眸中寒意森然,平静地开口:“父皇,曜王皇兄德行出众,是人尽皆知的事。不过,儿臣此次南下,却发现有人胆大妄为,竟以皇兄之名为恶,父皇可得为皇兄讨回公道!”

一句话,闷雷炸响。殿中众人心头都骤然一颤。

曜王慕容曜脸色瞬变,眼底隐有戾气涌动。他没想到,太子竟如此心急,不等他想好对策便提前发难!

慕容舒垂眸轻叹,语气悲怆:“儿臣南下途中,实在见识太多惨事。涿州赈灾粮作假,济州水匪刺杀,我都咬牙撑了过去。可到了杭州,竟连水井都有人下毒!而最让我惊心的是——杭州府尹程宿竟贩卖鸦片!在压问之下,此人竟妄图攀扯曜王皇兄!此等胡言,实在是叫人心寒!”

曜王再也坐不住了,脸色彻底沉了下去,连忙否认:“荒谬!这绝非本王所为,父皇明鉴!”

齐贵妃见势不妙,连忙开口阻挠:“皇上,这是你的接风宴,太子却在这种场合血口喷人,岂非坏了喜庆的气氛?更是辜负了您的一片心意。”

恰在此时,佑安帝冷下眉眼,声音猛然一沉:“贵妃,闭嘴!”

冷斥一出,齐贵妃面色一白,嘴唇动了动,可硬是咽了回去。而良妃看透了局势,缓缓起身,带着六公主微微行礼,掩唇一笑:“皇上,这等事儿,我们女子不宜参言,就不打扰您处理政务了。”

笑意盈盈间,良妃便揽着六公主转身而去,留下一大殿难堪的气氛。

片刻后,佑安帝扫了一眼座下,“二皇子、四皇子,你们也出去。”

慕容端与慕容睿闻言,皆慌忙起身,低眉顺目地退出大殿。

不过短短片刻,接风宴已然被变成了公堂,而慕容舒早已稳如泰山,坐等下一步风暴席卷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