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月光奔我而来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826更新时间:25/05/29 23:03:46
沈惊云面颊浮上一层淡淡的红晕,慕容舒的每一个字都像是轻风绕过心头。他仿佛是那高悬九天的皎皎明月,而如今,却为她甘心化作追逐霞光的飞鸟。然而,还没等那股温暖的情绪在胸腔蔓延开来,她就想起了那日楼船上触目惊心的血迹。

她轻轻敛下眉眼,嘴角抿成了一条直线,仿佛刚刚燃起的火焰瞬间被冰雪覆盖般熄灭。她不愿让慕容舒再陷入危险的漩涡。

“怎么了?”慕容舒发现了她情绪的微妙变化,眼里浮现一抹关切:“可是哪里不适?”

沈惊云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中透着一丝疏淡:“没有。只是忽然想起了一些事情……殿下,如今的京城局势复杂无比,险如龙潭虎穴,您得加倍小心才是。”

慕容舒点了点头,嘴角似笑非笑地扬起:“孤明白,一定会小心。”

马车滚滚,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掀起细微的尘土,不多时,便抵达了十里亭。沈惊云望着熟悉的亭楼,心头竟涌起异样的感慨。这里是当日她倔强地赖上他、央求他带她同行江南的地方,而如今,却成了不得不分别的终点。

她红了眼眶,攥紧的手指微微颤抖,甚至连看向慕容舒的勇气都没有。她低声道:“殿下,我……我得走了。”

城门处,人潮涌动,文武百官早已一齐候在那儿,齐整的队列犹如波浪般绵延。那些灼灼的目光,让她再无退路。

慕容舒看着她微微颔首,却语气轻佻地对她笑道:“那就……亲孤一下吧。”

沈惊云已经习惯了他的这份随性,仿佛听到了一件再司空见惯不已的要求,便欠身靠近,在他脸颊上轻轻一吻。然后,她迅速撩开车帘,借着霜叶的搀扶下了马车。

在一旁候命的茂平,早就为她备好了一辆再普通不过的黄铜马车,低调得完全掩盖了她的身份。这马车将护送她从另一城门悄然进城。

车厢里,慕容舒垂下眼睑,掌心悄然收紧。他的这双手,曾经牵马带兵、开弓射猎,而今却沉沉托起未来的万千山河。他将以这双手搅动朝堂波澜,稳坐东宫之位,兑现那些对她的承诺——成为她信赖的依靠。

……

黄昏时分,沈惊云悄悄回到宋府。刚一下马车,门口的小厮便激动得满脸通红,连嗓音都提高了几分:“郡主回来啦!郡主回来啦!”

不等他喊出更多声,一道熟悉又略带责备的声音已从府门内传出:“哎哟,我这要命的心肝儿啊,你可算记得回来了!”舅母王氏红着眼眶疾步而出,连声催促,“快,快回屋!现在天冷了,你怎么穿得这么单薄?”

低头看了看身上的厚实秋装,再摸了摸肩上的披风,沈惊云无奈又好笑。在舅母眼中,她分明已经裹得像个大粽子了,怎么还被看作是“单薄”呢?

随王氏一同出来的,还有大表嫂杨氏。她端然得体,一如她惯有的温婉神色:“婆母,您慢着些,高兴归高兴,别累坏了。”

沈惊云对这位表嫂并不陌生。杨氏出身书香豪门,自小便接受极为严苛的规训,无论是家事管理还是礼仪仪态,都无可挑剔。沈惊云去岁回京时,一应事务皆由她妥帖安排,虽然不熟络,但沈惊云之于她,颇持敬意。

于是,沈惊云朝杨氏微微点头:“表嫂。”

杨氏柔声回礼:“郡主说笑了。婆母常记挂着您,这次回来,要多住几日才是。”

王氏却有些不耐:“哪里的话?这是云儿的家,她便该住多久住多久!”

听到这明显带偏心意味的话,杨氏脸色微僵,但很快掩饰过去,附和着笑道:“婆母说的是,家里人越多越热闹才好。再过几日,二弟他们夫妇也要回来了,到时候定然更热闹。”

偏宠至极的王氏却懒得听杨氏说这些,干脆将手从她臂膀上抽出来,挥手道:“罢了,你再去厨房看看晚膳,早些吩咐准备。”

杨氏咳了一声,低声应了句“是”,走前似是有意无意地多看了沈惊云一眼,眼神复杂。

沈惊云与她目光相接,勾起一抹清清浅浅的笑,心中却已笃定了杨氏的态度变化。

她明白,在旁人心中,自己不过是个新婚三日便被退回娘家的弃妇。这样的身份,无福无运,避之唯恐不及。更何况,若她仗着舅母的宠爱继续住下去,怕是早晚会在杨氏面前强出一份“表姑娘”的泼辣风头。

但沈惊云并不介意。她略一沉气,将那点酸涩压下腹底,扬起明媚的笑容迎上去,唤了一声:“舅母!”

王氏心疼得抹眼泪,紧紧握住了沈惊云的手:“快跟舅母说说,跑出去那许久,过得可好?”

“好着呢!”沈惊云点头如捣蒜,语气里满是俏皮的活泼,“舅母,我那日不过是一时心情不好,便想着散散心,没成想让您担惊受怕,是我不好。”

王氏像是真的松了一口气,未加深问,只摸着她的头柔声:“我家云儿怎么会不好?你啊,在舅母眼里,哪儿都最好了!”

沈惊云忍着笑:“舅母偏心,自然觉得云儿处处是好。”

两人说话间已走进院落。恰在此时,沈惊云突兀道:“舅母,我想着往后搬回郡主府住,如何?”

王氏闻言,只觉如遭晴天霹雳:“怎么忽然说这个?你一个姑娘家……”

“哪里算得上姑娘家。”沈惊云慢条斯理地接话,“我已是嫁过人又离过婚的弃妇了。舅母您想想,我一个表姑娘总站府上,等几个侄儿将来娶妻成家了,新媳妇既要侍奉表嫂,又得供着我这么个外人……人家谁还愿意嫁进来?”

王氏皱着眉头,正要反驳,沈惊云又打断:“舅母,您别急,您说得是,如今侄儿们还小。但这么几年一晃而过,等再长大些,人家会怎么说啊?”她眉眼弯弯,语调轻松,隐隐却透着坚决。

舅母还想说什么,却被沈惊云柔声劝住。她内心虽隐有苦涩,却不肯让婆母为难,只一味调笑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