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赈灾局中局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762更新时间:25/05/29 23:03:46
慕容舒早知赈灾的事端复杂,但听到茂平的汇报,他嘴角浮起一抹讥笑。这嘲弄的笑声在静谧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刺耳,让茂平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心中莫名发毛。随即,慕容舒冷声说道:“江浙数万灾民正等着粮食救命,结果有人敢在如此关键时刻动这样的毒手,简直丧尽天良!”

沈惊云对此事并不陌生。前世为了齐翎,她曾不遗余力地打探过灾情的相关处理办法。赈灾并非特别棘手之事,毕竟江浙地区年年水患,地方官员早已总结出一套成熟的应对方案——施粥、开诊、重建房屋田地,只需朝廷及时拨款拨粮,按部就班地进行,灾后复建便可顺利完成。然而,如今的局面却因人为作梗而变得异常凶险。

曜王竟恶毒至此,将手伸向赈灾粮食。如果粮食质量出问题,事情便会变得难以收场。倘若慕容舒当场查明真相,就不得不在此纠缠无数功夫。从处理涿州府尹的监督不力到紧急从外地调运新粮,每一步都耗费时间。可江浙的灾民等不起!若是这批粮食问题未及早发现,等运输到江浙,灾民面临的就不是粥米,而是一船船毫无价值的石头。那时,粮食缺乏将迅速引发百姓愤怒,甚至更严重的暴乱。而灾害叠加瘟疫的后果,足以将一片繁荣之地变为废墟。

朝廷定会追究赈灾不力之罪,而慕容舒的太子之位也将因此摇摇欲坠。曜王这招布局,意图明确——逼太子进退两难,甚至从根本上击垮他的民心。

沈惊云作为闺阁女子,自然不能在朝堂上直接发声,但她脑海中已迅速推演出这些危险后果。她担忧地看向慕容舒。这一切,慕容舒比她更加心知肚明。茂平面露紧张之色,语速加快:“殿下所幸早有先见,从通州码头先行调拨了国库粮食,确保灾区能及时得到救济,不至于出现大问题。”

慕容舒闻言,神色未有太多松动,只是略微沉吟后说道:“涿州一事明日就得行动,将详情写信知会宋丞相。赵府尹胆敢枉顾国法,孤虽不愿逼人入死路,却也不能视若无睹。”

茂平连忙领命:“属下明白,会尽快安排去做。”而沈惊云的心情却变得愈加沉重。赈灾本身并不复杂,真正令人痛苦的是这些暗中施毒手之人,让人防不胜防。

正当室内气氛随着对话逐渐平静时,外屋传来茂平迟疑的声音:“殿下,还有一件事需禀报——属下截获了县主送出的书信,那内容是写给……”话说到一半,却戛然而止,仿佛忌讳不敢继续。慕容舒微微眯眼,冷冷说道:“不说了?还是等着孤来求你?”

茂平被逼得一顿忙乱,支吾道:“是写给顾氏的……就是齐世子身边亲厚的那个。”

顾氏?沈惊云猛地直起身,脸上一阵惊愕。她下意识脱口而出:“顾惜瑶?!”

昔日风行京城的顾惜瑶已因声名狼藉而逃往江南,竟然还与秦晴保持联系?沈惊云脑中迅速闪过种种猜测,愈发不安。曜王的阴谋中,难道连顾惜瑶也涉足其间?

顾惜瑶并非普通女子。而沈惊云比谁都清楚她的可怕之处。此人忍耐力极强,处事好斗不服输,而那未知的“本事”,更是让人难以防御。外表看来,她不过是一介失意的风尘女子,实则心机深沉、绝非善类。在沈惊云眼中,此人甚至颇似一把隐匿锋芒的利刃,冷不丁便能将人置于死地。

慕容舒显然注意到沈惊云脸色的变化,不由得冷冷盯着她,试图从她的表情里探寻蛛丝马迹。他的唇角微微翘起,神情有几分别样的复杂:“不过一个顾氏,值得你这般惶恐?”

他猛地伸手抓住沈惊云的下巴,将她拉到眼前,语气里满是审视与讽刺:“怎么,还不死心,又恨上了?”

沈惊云闻言,心头气急,她知道此时不是与他争吵的时候,只得强压怒气,低声道:“殿下,你先放开我,听我仔细说……”

然而慕容舒充耳不闻,挑眉冷笑:“怎么,被孤揭穿,便恼羞成怒了吗?”

沈惊云又急又怒,只觉下巴被他捏得生疼,难耐之中眼眶迅速泛红,喊道:“我疼!”

这一声意外唤醒了慕容舒心中的一丝异样。他不自在地松开手,嘴里虽不再言语,眼底的神色却流露出些许懊悔。他心里难免有些疑惑,明明不过轻轻一握,她怎么就痛成这样,竟还落了泪?这女子……未免太过娇气。

沈惊云借机缓过神来,悄然调整情绪。她凌厉地瞪了眼慕容舒,却知眼下局势万分危急,也顾不得与他计较太多,直言道:“顾惜瑶绝非普通女子,齐翎曾提起,她自称并非属于这个时代之人。她心怀异能,擅于隐藏锋芒。若此番破坏赈灾真与她有关,那么我们务必要警醒提防。”

慕容舒听罢,微微皱眉:“什么叫‘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沈惊云无法解释重生或穿越的概念,只得模棱两可地用话本故事打趣:“或许她是像那些荒诞传奇中的异世界天才,手握奇能,借尸还魂而来,妄图以她的‘天命之女’身份改变世间格局。”

慕容舒冷笑出声:“这世间沽名钓誉之人倒是越来越会编造这样的荒谬自夸。”

沈惊云默然不语。她明白自己的经历太过匪夷所思,无法强求他信服,但她的敬畏却深深扎根心底。她曾有幸瞥见那冥冥之中的一丝神秘,即便她相信穿越未必总值得尊重,却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威胁。

她语气越发凝重:“秦晴与顾惜瑶暗中往来,绝非偶然。破坏赈灾一事,顾氏千万不能被小觑。江南之行,敌暗我明,须得步步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