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太子南下,不速之请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1618更新时间:25/05/29 23:03:46
殿内的气氛有些凝滞,连烛火都似乎隐隐颤动,像是感受到这一场暗潮涌动的角逐。

“你想去江南?”慕容舒的声音清冷中透着几分沙哑,仿佛一个深沉的夜晚刚刚被晨曦划破。他低语着,句句如锋利的刃。这一句传进佑安帝耳中,瞬间让久经风浪的皇帝为之一怔。

佑安帝眯起眼睛,将面前的儿子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眼底的复杂情绪似火焰在暗夜燃烧。他的语气不加掩饰,是质疑,也是责备:“简直胡闹!你这副身子骨,自小便羸弱不堪,江南道途遥远,风尘仆仆,你如何经得起?”

慕容舒是他唯一的嫡子,一个本该被捧在掌心的小皇子,可这份父子情谊,却始终薄如蛛丝。那一日坤宁宫雷火降临,注定了这个孩子命运的夹缝,也注定了佑安帝心中的芥蒂。立他为东宫,只是对祖宗肃然的告慰,而他这幅病恹恹的身子,也让父皇对他接过江山的期待一减再减。

这些年来,慕容舒未曾表现出半点冒犯,从不违逆,却偏偏今日,竟然在朝堂之上自请出使江南!

满殿朝臣屏息静气,连那些文武百官中最喜搅弄风雨的也没敢多出半分声响。他们只是难得地静静站在阴影中,等待这场对峙的结果。

“父皇勿忧,牧大夫这些年来细心折腾,总算将儿臣调养得稍有起色。”慕容舒款款而答,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挑不起的倦怠,“至于水患,地方为官经验丰富,又有人在前方督责整治,儿臣不过是去为安抚民心镇场子罢了,不必费多少力气。何况...江南气候宜人,恰好也可助儿臣调理身子。”末了,他挂上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只是笑声一转,变成了细弱却缓速的咳嗽。

饶是心思深沉的帝王,此时也有几分动容。他缓缓抬手,道了一声:“赐座。”

石公公早已候在一旁,急忙把椅子搬到殿中,又呈上一盏热茶。满朝文武齐齐站立,唯独慕容舒竟在殿上坐了下去,手中端着热茶,神色淡然,优雅自若。

偏偏就在此时,他悠悠转头,目光落向一旁衣衫狼狈却倔强立着的沈惊云。那眼神里盛满了惊讶,好似刚刚瞥见了一桩稀奇的戏码:“唔?华阳郡主?郡主脸上的红肿是怎么回事?这衣衫,也破得真让人说不上体面。”

他的话像拨开云雾的一记重锤,瞬间砸向众人早已压抑的心绪,殿上沉闷的气息瞬间炸裂开来。

还来不及有人回应,佑安帝脸上的怒火便像泛滥的江水,瞬间席卷整个大殿,他指着齐翎怒不可遏:“还不是因为这个混账东西!”

齐翎的脸已经雪一样白,无处藏身的羞恼掺杂着深深的不安,那双眼怔怔地望着慕容舒,心头竟生出一种可怕的猜测:太子此话,从头到尾,是存心戳他的痛处?

慕容舒果然话锋一转,“外头的流言先前听着,也尽是夸张。”他叹了一声,声调竟夹着几分怜悯,又如随意一瞥,“本以为世家子弟也不会做出如此狼心狗肺的事,不曾想……”

言辞未尽,却已是火浇油,齐翎几乎在炙热的焦躁中无力辩驳,眼前这好整以暇的太子,分明就是要将他踩到不可翻身之地。

众臣无声,但谁也不敢表现出看戏的神态。他们低眉顺眼,恍若沉睡的老虎,可佑安帝却被这羞愤陡然拉回冷静。他缓了缓气,对慕容舒点头:“太子,两日后便出发吧。南下治水,确实不简单,切莫逞强,带上牧大夫随行,一路将养身子。宋丞相从前在江南有官职,你若不懂,可向他请教。”

虽说言语间透露出几分关切,可谁也听得出,这命令背后藏着帝王的冷峻和深思。

“是,谢父皇恩典。”慕容舒起身谢恩,收敛了身上的若隐若无的锋芒,扮作恭谨——只是这恭谨,于任何人看来,都带着些许疏离冷淡。

一旁的齐翎狼狈至极,连跪都跪不稳,他望着慕容舒的背影心中满是寒意,愤怒咬噬着最后的理智。可佑安帝却没有给他更多思索的机会,随即一声令下:“拖出去,再打五十大板!滚回齐家禁足!”

禁军早已摩拳擦掌,动作娴熟地堵住齐翎的口,拖着他往外走时,丝毫不顾齐翎那满身汗水的哀嚎。

齐侯爷低声求情,话未出口就被佑安帝那居高临下的嫌恶目光浇灭。他无奈叹气,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被拖下去,隐忍着痛,任由这场“教训”继续。

殿外,沈惊云脚步僵硬,如梦初醒。她从未想过,佑安帝竟然一口允下和离之事,一旦脱离文远侯府,她的心中的枷锁似乎也卸了一半。只是……这个替她开口的太子,却让她平添几分忐忑。

慕容舒紧接着转身轻唤,她抬眸看去,只见他依旧是那个病恹恹的模样,却满目是不可捉摸的深意。他再度提及嫁妆,甚至主动提议帮她安置,画下命令又似是谁都难以抗拒的安排。

低头敛眉间,沈惊云沉默不语,几乎无法向外人解释太子行为背后的玄机。慕容舒的目光则深深锁在她身上,转瞬间又像不经意地飘向远方,如春风徐来,谁也猜不到他心中的真实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