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瞒天过海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字数:2215更新时间:25/05/29 23:03:40
一旦弹劾的奏折送到了皇上的御案前,龙颜震怒之下,必召陈公台入宫,进行一场君臣之间的激烈辩论。

届时,只怕消息便如同破堤之水,再也无法封堵。暂且不论圣上会作何感想,单是那三皇子,定会指示麾下如狼似虎的幕僚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户部尚书拉下马来。

如今,景王若是能为大皇子争取到哪怕仅仅一天的喘息之机,对于风雨飘摇的大皇子而言,都将是天大的喜讯。

“此言,可是当真?”大皇子语气急切,目光紧紧锁定萧深宸。

“殿下尽可放心,深宸何曾在您面前,说过半句虚妄之言?”萧深宸神色自若,语气中充满了令人信服的力量。

大皇子闻言,细细思量片刻,脑海中浮现出之前萧深宸巧妙布局,一步步将户部尚书逼入绝境的画面。那时,纵然自己一度心急,险些被对方抓住破绽,最终还是凭借萧深宸那近乎妖异的算计,才得以转危为安。

一丝喜色,渐渐爬上了大皇子的脸庞,他缓缓开口道:“景王殿下,本宫对你的能力,自然是深信不疑。只是,那宋念为人刚正不阿,犹如茅坑里的石头一般又臭又硬,你打算如何才能让他延缓进宫面圣的时间?”

“此事,倒也并非难事。”萧深宸轻抿一口茶水,不紧不慢地说道,“宋念此人,生性耿直,眼中只有那冰冷的朝廷法度,所以,户部尚书侵吞百姓土地一案,他最终一定会如实禀报给皇上。但是,他终究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最基本的人情世故还是要顾及的。想当初,殿下您力排众议,极力举荐他坐上刑部尚书的位置,这份知遇之恩,他总归是要回报一二的……”

“对,对,对!”大皇子听闻此言,顿时眼前一亮,猛地站起身来,在房间内焦躁地来回踱步,“本宫险些将这件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

萧深宸缓缓起身,语气平淡地说道:“殿下,关于户部尚书一事,在下实在是没有什么万全之策能够力挽狂澜。不如这样,我先行一步,去设法拖住宋念,至于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还请殿下与各位大人仔细商议,如何?”

“也好,那就多多劳烦景王你了。”大皇子如释重负般地点了点头。

萧深宸微微颔首,随即迈开大步,离开了房间。

目送萧深宸离去,谢朝苏也有些坐立不安了。他本就是个行伍出身的武将,手上功夫了得,但对于这朝堂之上尔虞我诈的权谋之术,实在是不擅长。

“殿下。”谢朝苏略一拱手,找了个借口说道:“方才听闻殿下提及,田文远田大人昨日曾设下埋伏,意图劫杀陈公台,但不知是何方神圣从中作梗,竟然将派去的杀手全部击杀殆尽,如今那些杀手的尸体还横七竖八地躺在官道之上。此事恐怕刑部已经知晓,微臣担心现场会遗留下对田大人不利的蛛丝马迹,不如殿下恩准我先行告退,派遣巡防营的人马赶赴现场,将那些罪证彻底销毁,如何?”

大皇子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也好,你速去速回,切莫耽搁。”

“是。”谢朝苏应了一声,便匆匆离去。

半个时辰后,刑部衙门。

宋念端坐在书房之中,身如磐石,纹丝不动。忽然,他察觉到一道黑影从屋外投射进来,这才缓缓抬起那双饱含威严的眼睛。

“方才听闻陈县令说,昨日有一位武功高强的白衣公子出手相救,我便在想,会不会是景王殿下所为。故而,在写完准备上奏的奏折之后,我便在此静坐了一会儿,没想到,景王殿下果然如约而至。”

萧深宸衣袂飘飘,风度翩翩,他负手而立,目光深邃,“知我者,宋大人也。”

宋念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缓缓问道:“不知殿下,此番前来,究竟意欲何为?”

“本王希望宋大人能够休息一日,明日再进宫面圣。”萧深宸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

宋念闻言,眉头紧锁,“你是想帮助户部尚书,逃脱罪责?”

萧深宸不紧不慢地走到一旁坐下,然后饶有兴致地反问道:“宋大人,如果本王真的想要帮助户部尚书,那昨日又何必出手相助陈公台,将那些杀手尽数诛杀呢?”

宋念听罢,略微沉吟片刻,“殿下所言,倒也有理。”

萧深宸伸出两根修长的手指,缓缓说道:“本王此举,目的有三。其一,便是为了削弱大皇子在朝堂之上的势力。所以,本王才故意让陈公台如此轻易地就查到是田文远派人在云台县侵吞百姓土地,从而引他进京。但此事若是经过宋大人之手,上奏给皇上,那么大皇子苦心经营的户部,必然岌岌可危。如此一来,大皇子定然会因此迁怒于宋大人,所以,本王为了保你周全,才希望你能够暂缓一日再上奏。即便明日之后你不上奏,皇上也会通过其他渠道得知此事。”

宋念作为提点刑狱的断案高手,逻辑思维能力自然是十分出众,仅仅通过这几句话,便已经推断出萧深宸接下来要做什么。

“宋某明白了,王爷是想借三皇子的口,将户部兼并土地的事情公之于众。”

“正是如此。”萧深宸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如此一来,你既给了大皇子一个面子,让他不至于迁怒于你,反而会与三皇子斗得你死我活。”

宋念听闻此言,眼神也逐渐缓和了下来,他拱了拱手,说道:“多谢景王殿下关照,不过宋某为人光明磊落,行的端,坐的正,倒也无惧大皇子清算。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景王殿下就不必顾虑我了。”

萧深宸见宋念如此无畏,心中不由得生出敬佩之意。

“宋大人当真如林中劲竹,傲然挺立,无惧风雨侵袭。”

宋念对着皇宫的方向,抱了抱拳,语气沉重地说道:“身为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万世开太平,乃是理所应当!”

收回手,宋念又看向萧深宸,继续问道:“王爷方才说,目的有三,不知这第三个目的,又是何在?”

萧深宸目光深邃而幽怨,他看着书房墙壁上悬挂着的大梁国地图,缓缓说道:“自父皇驾崩之后,大梁国便一日不如一日,朝廷六部更是腐朽不堪,尸位素餐者数不胜数,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如今的户部,掌管着国家的税收和民生大计,但田文远却不思正职,反而中饱私囊,俨然已经成为了大皇子的私人钱袋子。如此昏庸之官,当真应该尽早铲除,让更有能力的人来顶替他的位置!”

宋念听得热血沸腾,双目炯炯有神,脱口而出道:“王爷莫非是想要,整顿朝纲?”

“不错。”萧深宸缓缓点头,随后又叹息一声,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不过,本王如今身份尴尬,处境微妙,所以只能暗中行事,实在是事倍功半,举步维艰啊!”

宋念闻言,缓缓起身,对着萧深宸深深地鞠了一躬。

“宋某入京,本来只是想要帮助王爷查清楚先皇驾崩的真相。但既然王爷心系朝堂,心系百姓,那本官也愿意尽绵薄之力,助王爷一臂之力。往后王爷若是有什么需要,只要不违背法度,本官必将鼎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