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鸣冤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1680更新时间:25/05/29 23:03:40
望平侯府,外表光鲜亮丽,实则内里空虚。掌管财政大权的谢朝苏,将银子捂得严严实实,身为儿子的谢玖兮,每月那点可怜的零花钱,根本满足不了他日益膨胀的欲望。
就拿丽春院的相思姑娘来说,若是他谢玖兮手头阔绰,早就将她赎身出来,即便不能明媒正娶,金屋藏娇也是美事一桩。
每日与美人耳鬓厮磨,颠鸾倒凤,那日子,想想就让人激动不已。
“快,有请!”
谢玖兮一改之前的轻蔑态度,语气迫不及待,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谄媚。
崔管家一副“果不其然”的表情,迈着四方步,将门外之人请了进来,随后按照谢玖兮的吩咐,屏退左右。
谢玖兮目光如炬,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身着青衣的访客,总觉得似曾相识。
“阁下是?”
来人缓缓摘下蒙面黑布,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庞,苦涩一笑:“谢兄,别来无恙?兄弟我有难,还望你能出手相助。”
谢玖兮先是一愣,随即猛地站起身,围着王洵转了好几圈,语气带着一丝迟疑:“你不是被官府通缉了吗?怎么不远走高飞,反倒跑到我这儿来了?”
王洵仰天长叹,声泪俱下:“谢兄有所不知,我王家被诬陷通敌叛国,惨遭灭门,一家老小无辜惨死,此等血海深仇,岂能一走了之?”
说着,他抱拳躬身,眼神带着哀求:“谢兄,恳请助我报仇雪恨!”
谢玖兮闻言,顿觉头大如斗。王家通敌一案,他虽未细致了解,但也略有耳闻,案件早已盖棺定论,证据确凿。
王洵想要翻案,谈何容易?谢玖兮哪有那个闲工夫去掺和,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抱得美人归。
“王洵,此事恐怕你找错人了……”
谢玖兮刚想婉拒,却被王洵急忙打断:“谢兄莫急,此事并非难如登天。我已查明京畿府制造伪证的内幕,只要谢兄随我走一趟官府,待王家沉冤昭雪,所有被京畿府搜刮的家产,定当拱手奉上!”
谢玖兮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京畿府伪造证据?若真如此,这可是一桩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在房间里,谢玖兮反复踱步,权衡利弊。若京畿府真的知法犯法,冤杀无辜,那便是罪大恶极。此事若成,不仅能获得巨额财富,还能将张青松这根眼中钉、肉中刺彻底拔除,到那时,相思姑娘岂不是任他予取予求?
思来想去,谢玖兮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你当真有十足把握?”
王洵拍着胸脯,信誓旦旦:“若无万全之策,我王洵怎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登门求助谢兄?这可是一步走错,万劫不复的险棋!”
谢玖兮缓缓点头,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姿态:“正如我方才所言,你确实是找错人了……”
王洵顿时愣住,心想这谢玖兮难道转性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不过,我谢玖兮是什么人?向来重情重义!看在昔日情分上,本公子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王洵心中冷笑,暗骂一声“伪君子”,脸上却堆满了感激:“多谢谢兄仗义相助!”
王洵长揖一礼,谢玖兮笑逐颜开,仿佛已经看到财富与美人,尽在掌握。
京畿府,相当于京城的县衙,负责管理京城的治安民生。因为地处天子脚下,所以京畿府尹的品级,也比寻常县令要高一些。
京畿府坐落于京城繁华地段,门外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今日更是热闹非凡,因为对面的梨园,来了一位唱昆曲的江南名伶——柳如烟。
据说此女才貌双全,引得无数人争相前往,只为一睹芳容,一听雅乐。
望平侯府的马车缓缓行驶,谢玖兮看着京畿府门外人山人海的景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想不到今日如此热闹,待会儿你击鼓鸣冤,正好将事情闹大,引人注目。”
王洵默默点头,表情凝重地下了马车,走到鸣冤鼓前,用尽全力敲响了鼓面。
沉闷的鼓声,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梨园尚未开园,不少好事之徒已经从对面涌了过来。
“何人击鼓鸣冤!”
王洵抬起头,高声道:“王家通敌案,实乃奇冤大案,王洵前来鸣冤,请青天大老爷明察秋毫!”
门前衙役脸色一变,立刻走出两人,将王洵团团围住,防止他逃跑。另有一人快步跑进京畿府,去给张青松报信。
京畿府外的百姓一听王家通敌案还有冤情,顿时炸开了锅,议论声此起彼伏,一片哗然。
不到片刻,京畿府尹张青松,便快步赶来。他一眼认出了王洵,脸上露出了阴冷的笑容:“王洵!你王家通敌叛国,证据确凿,你本人畏罪潜逃数日,今日竟敢前来喊冤!来人,将他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遵命!”
王洵身边的两名衙役,立刻拔刀出鞘,引得围观百姓一阵惊呼。
“呵呵呵,张大人此举,未免太过草率了吧?”
谢玖兮掐准时机,从马车上缓缓走下,一步一步走向王洵。
张青松眼神一凝,缓缓道:“谢公子此话何意?”
来的路上,王洵已经将应对之策,悉数告知谢玖兮。此刻谢玖兮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说道:“王家通敌一案,未经审判,便先斩后奏,从头到尾都是京畿府一面之词。王家上下,皆已身死,未留半句证词。我朝刑狱之事,最讲究‘认罪伏法’。王家人尚未认罪,便被府尹大人杀了个干净,此事难道不是有违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