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和亲迷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字数:2019更新时间:25/05/29 23:03:39
终于,在陆凝霜诞下麟儿后,萧廷烨便以戍守南疆为名,将孟长安远远地打发到了边陲之地。
他要让孟长安饱尝孤寂与冷落的滋味,让他在那片荒凉的土地上徒劳挣扎,最终彻底绝望。
当孟长安领命而去的那一刻,萧廷烨的心头竟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病态快意。
他仿佛亲眼看见孟长安在那南疆的酷日下,苦苦支撑的狼狈身影,又仿佛看见他眼眸中充斥着的绝望与无助。
然而,这股病态的快意并未持续太久,随着孟长安的离去,萧廷烨心中那股难言的不甘,也渐渐归于平静。
一晃眼,十余载光阴如白驹过隙,他本以为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相安无事。
然而,昨夜那封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战报,却如同平地惊雷般在萧廷烨的耳畔炸响,将“孟长安”这个名字,再次从他记忆深处唤醒。
战报上赫然写着,羌国骤然发难,大举进犯大梁边境,短短数日便连下五座城池,而造成这场惨败的罪魁祸首,竟然是那拥兵自重、消极避战的孟长安!
这一次,无论孟长安是真病还是假病,都难逃其咎!
萧廷烨的眼中,骤然闪过一道凛冽的寒光,宛如寒冬腊月里锋利的冰凌,尖锐而又冰冷刺骨。
他心中的杀意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澎湃,几乎要冲破胸膛的束缚,喷薄而出!
孟长安——这个名字,曾经如同一道挥之不去的梦魇,日夜缠绕在他的心头,如今更是变成了一根扎在他心头深处的毒刺,稍一触碰,便会带来一阵锥心刺骨的疼痛!
无论孟长安是出于何种原因,这一次,他都绝不会再轻易放过他!
此刻,孟长安的嫡亲妹妹,也就是当今的皇后孟挽竹,尚在后宫之中,可作为一枚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
而京城之中,还有国公府孟家满门老小,可以用来牵制孟长安。
萧廷烨坚信,即便孟长安当真有谋反之心,也定然会有所顾忌,绝不敢轻举妄动。
只要他派出去的老将许意,能够顺利接管孟家军的兵权,那么即便孟长安有通天彻地之能,也终将无力回天!
虽然萧廷烨在心底极不情愿承认,但理智却清醒地告诉他,想要真正击退羌国,最终恐怕还是需要借助孟家军的力量。
一来,孟家军是大梁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曾经在无数次的浴血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来,孟家军更是孟家几代人呕心沥血的心血结晶,他们常年与羌国对峙于边境最前线,对于敌人的了解,甚至远胜于他这个高居庙堂之上的皇帝。
想到这里,萧廷烨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他清楚地知道,现在还不是对孟长安动手的好时机,他还需要借助孟家军的力量,来抵御羌国的入侵。
他必须学会隐忍,静待时机,等到彻底击溃羌国之后,再与孟长安清算总账!
而最终决定派遣萧瑾瑜担任副将,同样也是出于对孟长安的考量。
萧廷烨始终坚信,孟长安对陆凝霜,依旧怀着难以割舍的深情。
而萧瑾瑜,作为陆凝霜的独子,他的身体里流淌着陆凝霜的血脉。
试想一下,当两军对垒之时,孟长安在战场上看到昔日心上人的独子,他又会做出何等抉择呢?
是痛下杀手,还是网开一面?
萧廷烨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阴冷的笑意,他仿佛已经预见到了孟长安痛苦挣扎的模样。
……
三日后。
拂晓时分,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万道霞光倾洒在点将台上。
老将许意身披明光铠,显得格外精神抖擞,英姿勃发。
二皇子萧瑾瑜同样戎装在身,器宇轩昂,两人并肩而立,身后是整装待发的十万大军。
旌旗猎猎作响,气势如虹贯日,即将奔赴遥远的南疆战场。
萧廷烨亲自登上点将台,目光坚定而深邃地扫视着每一位将士的面庞。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正欲开口鼓舞士气,突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一骑快马正朝着点将台飞奔而来,马蹄声如同滚滚雷鸣般震耳欲聋。
“报——”传令兵的声音,在空旷的点将台上空回荡,显得格外清晰,“羌国使臣觐见!”
众将士闻言,顿时一片哗然,议论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羌国不是一直都与大梁交恶吗?而且近期更是来势汹汹,咄咄逼人,他们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派来使臣呢?
难道是想要议和?亦或是想要趁机索要巨额赔款?
萧廷烨的脸色,也微微一变,但很快便又恢复了平静,他大手一挥,霸气十足地喝道:“宣!”
一声令下,传令兵迅速退下。
不一会儿,便见一名羌国使臣,在礼官的引领下,缓缓走上了点将台。
那使臣双手紧紧捧着一份制作精美的文书,神色间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恭敬之色。
他走到萧廷烨面前,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伏倒在地,行了一个庄重而又恭敬的大礼。
“我羌国愿与大梁化干戈为玉帛,从此两国和平共处,百姓安居乐业!”
使臣的声音洪亮而清晰,在点将台的每一个角落里回荡,仿佛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句话,如同一个威力巨大的炸弹,瞬间在在场所有人的心中炸开了锅。
刚刚还沉浸在紧张战局之中的将士们,此刻全都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羌国竟然在攻下大梁五座城池之后,主动提出和平,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萧廷烨的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那锐利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羌国使臣,仿佛要洞穿他的内心。
他深知,这突如其来的和平提议,背后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使臣明显感受到了萧廷烨那充满审视的目光,却丝毫没有露出慌乱之色,而是继续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再次开口说道。
“为表示我羌国的诚意,我王愿意将最受宠爱的公主,远嫁与大梁太子殿下,以示两国永结同好之决心。同时,我们也希望大梁能够将二公主下嫁于我朝太子,如此一来,两国便可世代结盟,永享太平!”
羌国使臣的声音在点将台上空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重的石头,砸在众人的心头。
使臣的话音刚落,整个点将台便如同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瞬间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将士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都在纷纷猜测着这背后隐藏着的真正意图。